资料来源:http://www.nanyang.com/node/461066?tid=632
若非泛黄旧照为证,大部分人会继续以为,早期的教育是重男轻女,只有家境富裕的女儿,才有机会读书。事实上,过去百年,女子教育倍受重视。
华教史图像集
《移山图鉴》上册第三章,收录雪隆地区的华文教育与文化历史图片,反映独立前雪隆华族在文教事业的基本面貌。编辑人特别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华校一间又一间地展列开来,合成一幅壮观的华教史图像。
负责这个章节的徐威雄博士透露,绝大部分的图片,主要集中在1940、1950年代,二战之前的老照片则非常难求,所以1920、1930年代的遗存旧照,仅占少部分,1920年代之前的照片更是凤毛麟角,可遇不可求,偶而索得,更显弥足珍贵。
“透过这些历史图片,才会发现雪隆原来曾经有过那么多华校,其中很多已不存在,有些学校甚至连文献上都没有记载。”
女子教育早期受重视
另一意外发现是,搜集到的众多图片中,有不少是女校,由此可见,女子教育在早期其实备受重视,而民间筹资兴建的学校,也不一定是简陋的小板屋。
如果不是参与这项计划,亲自搜集和接触那么多的人和机构,又岂会知道过去百年来,华教有那么多
已经消失的学校,又怎能发现女子教育是那样地受重视?所谓早期教育重男轻女,原来是我们先入为主的“自以为是”,而一帧帧的历史图片,为我们厘清了一个长
久以来的误知,一目了然,再无须任何赘言。
徐威雄坦言,众多的旧校刊和校方的积极配合,成就了图片集里,教育发展史的精彩,让这一代的我们看到,早期华人的文教活动是如何多姿多彩,内涵丰富。在那个物资不丰饶的年代,雪隆地区人的生活水平,已有一定的水准。
搜集照片文档
寻找老图片和编辑过程,编委会不止一次面对被人拒绝的处境,也特别慎重处理棘手的版权问题。
为了搜集更完整的历史图片,编委会不只奔波于雪隆地区,还千里迢迢过海到新加坡,向档案局搜集及购买历史图片版权,即使是从市场上流通的历史明信片,也尽量联络原作者,征求同意才翻拍或收录在图册。
庆幸的是,大部分人都很热心配合和支持,比如雪兰莪皇家雪锡公司无条件提供整套照片文档,还有捐出大量历史图片的热心人士杜志昌,都是编委会既感激又感动的难忘人事。
徐威雄跑遍了大半个雪隆,其中一道难忘的记忆画面,就是许多珍贵至极的老照片,被遗忘在老会馆的墙上,或是弃在杂物仓里封尘。间中也遇到许多热心人士,一个介绍一个,甚至亲自帮忙,主动联系,这一切的人与事,都是铭记心头的感动。
被忽略的历史细节
在新古毛搜集到一批“珍贵文物”,照片里头的人,手臂上都绑着黑布条,凭着照片上的文字记录和
询问,以及事后的搜寻,才知道那是1952年孙中山逝世时,当地华社曾经办过纪念孙中山的追悼会,黑布条就是为孙中山戴孝之意。更惊喜的发现是,原来全马
各州都有这种现象,直到编撰图册时才发现、注意到这个被忽略了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细节……
就是这些积极反应的学校、寺庙、社团以至个人,加上三位有心的“愚公”们,成就了这本珍贵的历史图片集。有了上册为“范本”,相信接下来的编撰工作,能越来越顺利。
后记
北马槟城和南马马六甲及柔佛新山,甚至东马的砂拉越古晋,都陆续出版过各自的华族历史图片集,一国首都及皇城的雪隆,却是“姗姗来迟”的那一个。不过,迟到好过没到。
愚公移山,不只是带着勉励含义的成语故事,现实中,历代总有少数的“愚公”,挺身而出,延续先辈的遗志,留住历史留住根。编委会借《移山图鉴》抛砖引玉,冀望未来能有更多有心人参与编撰民间历史的工程。
《移山图鉴》出版之际,位于苏丹街的旧巴生车站正被拆毁。百年建设难,一朝摧毁易。一座自诩先进的都城,从此又多了一段被抹杀的过去。有一种不知如何言语的难受感觉,从翻着图册的指尖,随着血液缓缓流传到胸腔,隐隐作痛……
保存历史就像和时间赛跑
每一个城市发展都无法避免这样的残酷现实,消失的速度总是太快,保存的步履却快不起来。张集强不止一次这么说——发展迅速的城市,保存历史就像和时间赛跑,慢一步都会留下遗憾。
陈亚才说得很有“骨气”,华人族群的历史被淡化、被边缘化、被抹杀,确是事实,但在心存埋怨的同时,也不能只是依赖政府或单方面保留自己的历史,华社已有足够条件去整理和出版属于自己的历史,应该客观记录,不是等别人为我们做。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