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5日星期日

丁加奴华族历史(1)

资料来源:(更多资料见)
http://terengganu.s5.com/history01.html

海上丝绸之路-----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

自汉朝开始,中国与马来半岛就经有接触,尤其是唐代之后,来往更加密切,作为往来 的途径,最方便的当然是航海,而中西贸易也利用此航道作交易之道,这就是我们称为 的海上丝绸之路。
大凡两地间的关系均需通过某种交往方式才会发生。在古代,要建立直接,稳定的关系唯赖于两地交通线 ( 特 别是经常性交通 ) 的存在,而古代中国与远隔重洋的域外国家的主要交通手段是依靠简陋的木帆船。目前可见到最早的帆船记载是汉使的黄支之行,一般认为,由于当时的造船技术的限制,那时候的船只应该是 循岸而行,甚至还有人认为,汉使行程中曾步行跨越过马来半岛颈部地区。


其实马来半岛位处中西交通枢纽,是中外航线必经之路。从这 个意义上说,中外关系的存在必然导致中国与马来半岛关系衍生。由于中外航线的改变,也会导致中国对马来半岛古国知识的变化,因而对两地关系的密切程度产生影响。因此,要了解古代 两地关系,中外航线是要予以了解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海上丝绸之路是由中国长江河口会稽附近开航,经福建,泉州、广东徐闻、合浦、越南之日南、林邑、占巴、泰国之狼牙 修,马来半岛东海岸处之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直通天竺 (印度),到大月( 阿拉伯) 等国家,来来往往之商贾利用此航道 ,作各种类物物交换的商业目的,货品当然也包括中国的瓷器、绸缎、东南亚的土产及其他,因此在古代此航道是十分重要的。
古名多译音

丁加奴古代称为登牙浓 ( 宋 ) 、丁家卢 ( 元 ) 、丁呵几 ( 明 ) 、丁架路 ( 郑和 ) ,全州有240公 里之海岸线,岸外海上航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许多闻名的消闲岛屿,在古代中国的书籍都有出现在记载里,比如说Pulau Perhentian Besar/Kecil称为鸡笼岛 ( 通典卷188 ) , 元代著名旅行家汪大渊之岛夷志略也有记录到Pulau Redang之三角屿,明代有Pulau Tenggul之斗屿等等,至于陆地上记载有 赤土 ( 吉兰丹附近 ),逢丰 ( 彭亨 )。
至于丁加奴在宋代福建路市舶提举官赵汝适之诸番志,有记载到登牙浓,而在元代著名青年旅行家汪大渊的岛夷志则称为丁 家卢,甚至有写到,‘三角屿对境港,已通其津要,山高旷,田中下,民食足,春多雨, 气候微热,风俗尚怪,男女椎髻,穿绿颉布短衫,系遮里绢,刻木为神,杀人血和酒祭之 ,每水旱疫疬,祷之立应,及婚姻病丧,则卜其凶吉,亦验,今酋长主事贪婪,勤俭守土。’
‘地产降真、脑子、黄蜡、玳瑁,货用青白花磁器,占城布,小红绢,斗锡,酒之属。’
明代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统领(Admiral)也参阅了汉、唐、宋、 元时期之古籍有关之中西海道交通大动脉之海上丝绸之路七下西洋 ( 东南亚及印度 ) 亲善出使诸国。在这丁加奴长距离海岸与岛屿之间的海道,潜水爱好者在水底寻获许多宋朝与元朝之古物,包括青白瓷及绸缎等等,当然所 有在水底所寻获的古物都属于政府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