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種分別由梳邦再也市議會(MPSJ,Majlis Perbandaran Subang Jaya)及雪邦市議會(MPS,Majlis Perbandaran Sepang)管理。目前约有400,000人口。
---------------------------------------------
我来自新村蒲种嘉年华系列一: 经济篇:新村芭地成历史缩影 绿林矿地蜕变蒲种
http://www.nanyang.com/node/468957
早期散居蒲种亚依淡绿林山丘地带各处的聚落,随着英殖民地紧急法令时期拼入新村版图及矿场,当地也从园丘农地迅速蜕变成雪州南部主要经济发展区域的城镇。
回溯60年代为蒲种区奠下发展基础的蒲种14里新村成立前,周围山丘绿林及矿场环抱的蒲种16里与14里两地砂路芭地,早已隐入历史缩影,而曾经历紧急法令时期的居民,也有很多已不在人世。
如今,仅存蒲种16里延绵交接至旧巴生路的蒲种路(Jalan Puchong),尚可为蒲种区早期聚落雏形留下可考究的据点。
蒲种路自6里到16里贯穿数十座花园区,从外观难以联想这条如今全长达约10里的公路,在50年代之前竟是绿林山丘散居的居民与外围联系的颠簸芭地。
当年仍未被发展列车辗过的芭地砂路,如今沿途花园区屋业住宅或工业蓬勃发展,而孩童在矿湖戏水捉鱼的,聚落淳朴原貌情景也已不复存在。
亚依淡 巨蛇血染黑河川得名
提起蒲种区的发展,很多人都知道有个传说指蒲种14里附近的一座森林中,有将近修炼成龙的巨蛇,随着垦荒林地开发期,巨蛇在森林焚烧时现身,而砍成段后蛇血染黑河川,所以当地“亚依淡”(Ayer Hitam)由此得名。
据说灵蛇的诅咒直至约17年前期满,蒲种之地才开始踏上发展列车。
坊间流传另一版本另外,坊间也流传另一版本,据说当地山丘绿林野生动物尤以“蒲种鸟”闻名,随着山林一座座被铲平,蒲种鸟早已绝迹,剩下蒲种之名仍沿用之今。
故不论传说如何,蒲种从早期的杳无人烟之地,直至20世纪英国人开辟橡胶园和锡矿场,居民以劳力谋生养妻活儿,到在短短10多年间从青翠绿林迅速发展为城镇,晋升为工商业和住宅区,并成为吉隆坡之后主要的经济活动集中区,蒲种的发展确是其独特之处。
涂开耀: 客家广东人居多 蒲种14里昔盛产锡矿
经历英殖民地紧急法令时期的居民涂开耀和周炎,皆年过70岁,看着蒲种区从荒地变为城镇,在当年走过的芭路上回顾过往岁月,重新温习着老乡50年代淳朴的情景,自有一番感叹。
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涂开耀说,蒲种14里未成立新村前,各地居民散居各处,尤以客家人及广东人居多,当地人多以割胶和采矿为主要经济活动。
“印象中,蒲种14里至17里一带有亚依淡锡矿场、Killinghall锡矿场以及后期的香港锡矿场,全盛期每座锡矿场有约三艘的铁船开采,蒲种地几乎是个大矿区。”
他说,有部分矿工和居民安顿至锡矿场以铁丝篱芭形成的聚落,他本身住在Killinghall,而周炎则居住亚依淡锡矿场。
“现在的蒲种16里在当年就只有一条山芭路,满地砂石而且高低不平,在早期整个区都称为亚依淡,山芭路就只有一排店,后方就几间零零散散的木屋。”
他说,当时的居民若是从事矿工,收入较稳定,而他也幸庆在矿工家庭中长大,虽然那时代的人吃不饱,穿不暖,但他至少还有机会到学校上学。
“找工不容易,手停口停,有的家庭靠从事杂货养活全家人。”
饭焦蘸酱油医肚子
涂开耀说,本身9岁在新明公立学校就读,学校并没有食堂,学生得经山芭路回家拿吃的。
“每走一趟回家感觉路途都很远,一到家伸手捉起了蘸酱油的冷饭焦,又是边走边吃的回到学校。若遇下雨,通往学校的路就会变成“水”芭路,需铺上铁板,学生踏在铁板上,才能回到学校。”
他描述每回经过山芭路上的一排店,可以看见由一对夫妻经营的杂货店和咖啡店,但却不曾有机会在咖啡店里买面包或叫点喝的。
自种小辣椒换绿豆糕
“那个年代也没有所谓的零用钱,家家户户都是自己种菜,犹记得曾经试过向母亲要了一些自家种的小辣椒,拿去和印度店主换来一小片的绿豆糕。”
他也说,散居聚落也有不少人家有饲养家禽,当年的锡矿区有道载锡米的铁路,而锡场内有孩童戏水捞鱼的好地方,有时会捞到鸭蛋。
据悉,居民在当年若有病,除非不得已有需要求医,否则从蒲种16里往14里区看病,需要召一辆货车经过砂路芭地,路途很遥远,一般上居民自抓草药医治。
周炎: 向老板预支薪水 赊账养活一家六口
和涂开耀原是来自同一散居聚落的周炎,两人在50年代英殖民地紧急法令时期,随着散居各地的居民集中一处,前往蒲种14里成立的新村。
将近70岁的周炎说,50年代时期要养活一家六口,每户人每一天需要3元25仙的收入。
他笑言,以前的人生活收支不像现代般,先储蓄才考虑开销,但却是向老板预支薪水,生活要靠赊账,直到月底才扣账。
“借粮40元,出粮50元,原来要养活一家六口,一个月要90元才够,这就是那个时代的计算法,老街上的杂货店到月尾才平账。”
他的父亲在当年是个宰猪贩,母亲兜售零食赚取生活,在那个年代15分钱吃得一碗豆腐米粉,已经很有饱足感。
“我还记得父亲出门时手上牵着一头猪到街上茶室的情景,到茶室叫杯茶,牵下的猪也和其他人带来的猪,躺在茶室的地面上休息,在当年不过是平常事。”
周炎父亲在当年也是重办新明公立学校功臣,学校过后更名为新明华小。
柏兰岭 蒲种首个发展区
蒲种14里1965年成立新村,奠下蒲种区发展基础,蒲种首个发展地区是从蒲种柏兰岭开始。
据悉,14里也是聚集三大种族的村落,新村地方不大约有100户人家,60年代沙芭新村被纳入新村版图,因此华人村有新村与旧村之分。
村人相当重视教育,当地也有历史悠久的汉民华小。
从园丘农地发展成雪州南部主要经济发展区域的蒲种地区,为本地近代的发展先驱,分别由梳邦再也市议会及雪邦市议会管辖。
修成林成旅游景点
而当地成立自2003年的修成林(蒲种)展览中心,为全国最多陶瓷像展出的文化展览中心,成为当地旅游景点之一。
优美的湖景餐厅、许愿池及清幽的环境,为各大专院校佛学会举办禅修营、生活营、心灵讲座会等提供理想场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